泳池覆盖
安装自动泳池盖或可伸缩泳池罩,减少雨水、树叶、灰尘进入池内。
覆盖前确保池水清洁,避免有机物沉积。
提前调整水质
提高氯含量至3-5ppm(常规1-3ppm),抑制细菌滋生。
投放长效灭藻剂(如硫酸铜),预防藻类繁殖。
雨季前1-2周:
检查排水系统
确保溢流口、排水沟畅通,避免雨水倒灌或污水流入。
清除杂物:
用捞网清除落叶、树枝等漂浮物,吸污机清理池底淤泥(尤其注意角落和过滤盲区)。
排水换水(严重污染时):
若雨水混入大量污染物,可排掉表层20-30cm池水,补充新水(需符合当地环保要求)。
消毒杀菌:
雨后立即按 2倍常规剂量 投放含氯消毒片(如三氯异氰尿酸),快速恢复余氯浓度至3ppm以上。
若雨水呈酸性(pH<7.0),需同步添加碳酸钠(苏打)或氢氧化钠调节pH至7.2-7.8。
灭藻处理:
投放除藻剂(如硫酸铜或季铵盐类),防止藻类在光照恢复后爆发。
絮凝沉淀:
加入聚合氯化铝(PAC),静置12小时后吸污,去除悬浮杂质。
开启循环过滤:
连续运行过滤系统24-48小时(沙缸建议6-8小时/次循环),确保水质清澈。
刷洗池壁:
用泳池刷清除池壁藻类残留,避免生物膜形成。
水质监测
每日检测:余氯(1-3ppm)、pH值(7.2-7.8)、总碱度(80-120ppm)。
雨季增加检测频率,重点关注ORP值(氧化还原电位>650mv为佳)。
平衡水质参数
总硬度:200-400ppm,避免钙垢沉积。
稳定剂(氰尿酸):40-80ppm,延缓氯分解。
藻类防控
定期投加预防性灭藻剂,避免长期高pH环境(>7.8易滋生藻类)。
每周使用除藻剂1次,配合刷洗池壁。
浑浊水处理
先投加絮凝剂静置,再用反冲洗清洁砂缸,提高过滤效率。
异味或发绿
立即停用泳池,排空30%池水后,双倍剂量消毒并循环过滤48小时。
酸雨腐蚀防护
定期检测池体金属部件(如扶梯、管道),每月涂抹防锈漆,防止锈蚀。
滤材更换
沙缸滤沙每2-3年更换一次,活性炭滤芯每6个月更换。
消毒剂选择
优先选用缓释氯片(含稳定剂),减少频繁投加。
避免过量使用液氯,防止pH骤降。
雨季泳池水质管理核心:“快速截污+精准调平衡+持续抑菌”
预防优于治理:覆盖、预处理、排水系统检查是关键。
应急处理要果断:雨后24小时内完成消毒、灭藻和过滤。
长期维护靠平衡:定期监测水质参数,维持微生物稳定。
通过科学管理,即使多雨地区也能保持泳池清澈卫生,延长设备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