循环动力系统
循环泵:驱动池水以1-2小时/次的循环速率流动(公式:流量=泳池容积÷循环时间)。
管道布局:采用环形或枝状管网,确保布水均匀(回水口间距≤3m,避免短流)。
水质动态平衡
输入污染:人体代谢物(尿素、汗液)、化妆品、空气尘埃等持续进入水体。
输出净化:通过过滤、消毒、吸附等工艺去除污染物,维持余氯(0.3-0.5ppm)、pH值(7.2-7.8)等参数稳定。
层级 | 功能 | 过滤精度 |
---|---|---|
粗滤层 | 拦截>1mm颗粒(毛发、树叶) | 1-5mm |
精滤层 | 去除10-30μm悬浮物(皮屑、藻类) | 石英砂/硅藻土 |
吸附层 | 吸附有机物及余氯(活性炭) | 0.1-1μm |
砂缸过滤器:
原理:石英砂层截留杂质,反冲洗时反向水流冲散污垢。
效率:对>10μm颗粒去除率>95%。
硅藻土过滤器:
原理:硅藻土微孔(<3μm)吸附微小悬浮物。
优势:出水浊度<0.5NTU,接近直饮水标准。
磁悬浮离心机:
原理:高速旋转分离密度>水的颗粒(如藻类残骸)。
节能:能耗较传统砂缸降低40%。
消毒剂 | 作用机理 | 优势 | 局限 |
---|---|---|---|
次氯酸钠 | 氧化分解细菌/病毒蛋白质 | 成本低,持续抑菌 | 刺激性强,需频繁投加 |
盐氯机(电解) | 电解盐水生成次氯酸钠 | 安全便捷,减少化学残留 | 电极需定期维护 |
臭氧(O₃) | 强氧化破坏微生物细胞壁 | 杀菌率>99.9%,改善水质口感 | 需配合氯消毒防复活 |
紫外线(UV) | 破坏DNA/RNA阻止复制 | 无化学残留,灭活隐孢子虫 | 仅限辅助,穿透力弱 |
pH控制:盐酸(HCl)降低pH,碳酸钠(Na₂CO₃)提升pH,维持7.2-7.8。
总碱度调节:碳酸氢钠(NaHCO₃)补充碱度至80-120ppm,缓冲pH波动。
钙硬度调节:石灰(CaO)或软水剂维持200-400ppm,防止结垢腐蚀。
污染源 | 特性 | 应对方案 |
---|---|---|
人体污染物 | 尿素(需氧化分解)、油脂(需吸附) | 加强氯消毒+活性炭过滤 |
藻类生物膜 | 附着池壁/管道,产生异味 | 定期冲击性加药(10ppm季铵盐) |
悬浮颗粒 | 影响透明度与消毒效率 | 多级过滤(砂缸+硅藻土) |
循环周期优化:
竞赛泳池:≤4小时/次(高负荷需求)。
休闲泳池:6-8小时/次(常规维护)。
流量计算公式:
预处理单元
毛发收集器:拦截>1mm固体杂质,保护后续设备。
Y型过滤器:去除50-100μm颗粒,减少滤砂堵塞。
智能监控系统
在线传感器:实时监测余氯、pH、浊度(精度±5%)。
自动投药装置:根据水质数据调节次氯酸钠投加量(误差±2%)。
节能技术应用
变频水泵:根据负荷自动调节功率(节能率30%-50%)。
热泵余热回收:利用废水余温预热补水(节能率20%-30%)。
配置:硅藻土过滤器+臭氧+紫外线复合系统。
效果:出水浊度0.3NTU,余氯稳定0.4ppm,全年运营成本降低45%。
配置:磁悬浮离心机+盐氯机+智能监控。
效果:能耗较传统系统降低55%,维护频率减少60%。
日常操作
每日检测余氯、pH值,每周清洗砂缸滤层。
每月检查紫外线灯管寿命(≥9000小时更换)。
季节性调整
冬季停用前:排空管道存水,注入50ppm DBNPA杀菌剂。
夏季高峰期:延长循环周期至4小时/次,增加反冲洗频率。
游泳池循环水处理设备的核心在于通过 “物理过滤拦截→化学消毒灭活→生物膜控制” 的协同作用,结合动态平衡管理,实现水质持续达标。现代系统通过智能监控与节能技术,可将全生命周期成本降低30%-50%,同时确保《人工游泳池水质卫生标准》(GB 9667-1996)的全面合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