溺水报警系统
安装水下运动传感器或红外监测装置,实时监测异常情况,及时触发警报。
配备声光报警器,确保工作人员能时间响应。
物理隔离设施
安全膜盖:覆盖泳池开口,防止人员或动物意外跌入,材质需防滑、耐腐蚀。
防护栏杆:在泳池边缘设置高度≥1.2米的护栏,间隙≤10cm,防止儿童攀爬或卡入。
安全门销(室内泳池):对通往泳池的门安装儿童锁或插销,避免误开。
底排缺失/回水口吸附
设计优化:采用逆流式循环系统,减少水流直接冲击;回水口需加盖防缠绕格栅,孔径≤8mm,防止头发、肢体卡入。
材料选择:回水部件选用圆角设计,避免尖锐边缘。
缠发与夹发风险
过滤系统加装毛发收集器,定期清理;排水口周边设置防护网。
手指吸入风险
排水格栅间距需符合国际标准(如EN 13825),避免手指卡入。
循环系统设计
优先选择壁挂式过滤系统或真空过滤技术,减少开放式底排的使用。
确保水流分布均匀,避免局部涡流或吸力过强。
负压释放系统
在排水口附近设置紧急关闭按钮,可快速切断电源或切换水流模式。
急停装置
所有机械设备(如水泵、循环系统)配备急停开关,位置需醒目易达。
定期检修计划
频率:每日巡查设备状态,每月全面检查排水口、栏杆、报警系统等。
重点检查项:设备腐蚀、部件缺损、过滤系统堵塞、门锁功能等。
水质管理
监测余氯、pH值,防止藻类滋生导致滑倒风险;定期清理池底及池壁。
救生员配置
按泳池面积及人数配备持证救生员(如国内标准:每250㎡至少1名救生员)。
救生员需接受心肺复苏(CPR)、溺水救援等专业培训。
应急设备
泳池边配备救生杆、浮板、AED除颤仪及急救箱。
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标识和防滑提示。
防滑处理
池边走道、阶梯采用防滑瓷砖或涂层,干燥表面摩擦系数≥0.6。
警示标识
标注水深标识、禁止奔跑、儿童需监护等提示语。
监控系统
安装高清摄像头覆盖泳池区域,实时观察异常情况。
泳池安全需构建“人防+技防+物防”三位一体体系:
设计阶段:规避结构隐患,选择合规设备;
运营阶段:落实专人巡检与设备维护;
管理层面:强化救生培训与应急预案。
只有全链条协同,才能更大限度降低事故风险,营造安全的休闲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