按泳池功能分类
竞赛池、跳水池、训练池、专用池、公共池:必须各自独立设置循环净化系统,避免使用冲突(如水质标准差异、高峰时段用水竞争)。
依据:《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》(CJJ122-2008)第4.1.1条。
例外情况:
水上游乐池:若水质、水温相同且互不连通,可组合多个游乐池共用一套系统,但需满足分水器、流量调节等要求(见下文)。
适用条件
水温、水质要求一致(如造浪池与漂流河)。
池体结构独立但水处理系统可集中管理。
系统组成
分区循环设计
水深差异区域:深水区(>1.8m)与浅水区(≤1.2m)需分开配管,深水区循环周期缩短(≤4h),浅水区可延长(≤6h)。
不规则形状泳池:按水流路径划分配水管网,避免死角(如L型池角需增设回水口)。
流量计算
按最不利环路(最长管道)计算扬程,确保末端水压≥0.2MPa。
幼儿戏水池
直流式系统:采用全流量过滤(循环周期≤1h),无需循环泵,直接通过重力流过滤。
安全要求:水深≤0.6m,循环水泵需防漏电保护。
儿童池
独立循环系统:循环周期≤2h,配备毛发收集器及防咬防撞格栅。
分水器
材质:304不锈钢或PVC-U,耐压≥1.6MPa。
配置:电动调节阀+流量计,支持远程监控。
均衡水池
结构:混凝土或玻璃钢,需设溢流口及排污口。
容积计算: (Q为总循环流量,t为最长循环周期)。
回水口
类型:格栅式(防缠绕)或鸭嘴式(低阻力),数量按泳池面积每20㎡设1个。
管道材质:循环水管采用镀锌钢管(热镀锌)或UPVC管,耐腐蚀且阻力小。
坡度要求:回水管坡度≥2%,确保气水分离;供水管坡度≥1%。
阀门配置:每个分支管路需设蝶阀+Y型过滤器,防止杂质堵塞。
pH值:7.2~7.8,每日检测2次,使用碳酸钠(调高)或盐酸(调低)。
总碱度:80~120mg/L,每月检测1次,通过碳酸氢钠调节。
钙硬度:200~400mg/L,避免结垢或腐蚀。
防回流设计:循环水泵进出口加装止回阀,防止池水倒灌。
变频控制:循环水泵配置变频器,根据实际负荷调节转速,节能30%~50%。
紧急泄水:设置泄水口与备用排水泵,可在2h内排空泳池。
场景:包含造浪池(200m³)、漂流河(150m³)、儿童浅水池(80m³)。
设计方案:
共用一套循环系统(总池容430m³),分水器设3路出水管,分别连接各池。
均衡水池容积: 。
循环泵流量:430m³/6h ≈ 72m³/h,配置2台变频泵(一用一备)。
参数:池容5m³,水深0.6m。
设计要点:
直接重力过滤,循环流量5m³/h(全流量)。
过滤器选型:不锈钢篮式过滤器(精度10μm)。
水泵功率:0.75kW,噪音≤45dB。
设计依据
《游泳池给水排水工程技术规程》(CJJ122-2008)
《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标准》(GB 50015-2019)
验收指标
循环周期达标率≥95%
水质检测合格率(余氯、pH、浑浊度等)
设备运行稳定性:连续无故障运行≥500小时。
游泳池循环水系统的设计需以功能分区、水质达标、节能高效为核心,通过独立系统划分、分水器优化、分区循环等手段实现精准管理。施工中需严格把控管道坡度、阀门配置及设备选型,运维阶段应建立水质监测与能耗监控机制,确保泳池长期安全、经济运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