实地考察:要求厂家提供厂区实拍视频或现场考察,重点查看生产车间设备(如注塑机、焊接设备)、原材料仓库(UPVC板材、滤料库存)。
资质认证:
基础认证: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、ISO 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。
行业认证:涉水批件(卫生部《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》)、环保产品认证(CEP)。
专利技术:查看企业是否拥有过滤技术、消毒系统等核心专利(如旋流除砂器设计专利号ZL2022XXXXXX)。
原料溯源:优质设备应采用食品级UPVC(厚度≥3mm)、316L不锈钢(非标设备可能用201不锈钢)。
成本合理性:若报价低于市场价30%以上,需警惕偷工减料(如滤罐壁厚不足、密封圈材质低劣)。
过滤精度:
砂缸:石英砂粒径0.9-1.2mm,过滤精度20-40μm。
硅藻土:过滤精度1-2μm,需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(如NSF认证)。
消毒效率:
紫外线杀菌:波长265nm,剂量≥40mJ/cm²(需查看检测报告)。
臭氧发生器:浓度≥0.3mg/L,接触时间≥4分钟。
正规标识:设备外壳应有清晰铭牌,包含:
厂家名称、型号、出厂日期、序列号。
执行标准(如HJ/T 11-1996《环境保护设备分类与命名》)。
防伪验证:通过企业官网或二维码扫描验证产品真伪。
现场考察:要求厂家提供3个以上同类项目实地照片(含泳池实景、设备安装细节),重点观察:
过滤后水质透明度(目测是否清澈无浑浊)。
设备运行状态(如砂缸反冲洗频率、管道渗漏情况)。
客户反馈:通过行业协会、招标平台查询企业口碑,警惕频繁更换品牌名称的皮包公司。
水质报告:要求提供设备处理后水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(检测项包括余氯、浊度、尿素、细菌总数)。
能效认证:高效设备需提供能效标识(如中国能效标识二级以上)。
保修期:核心设备(如水泵、控制器)保修≥3年,易损件(如密封圈)保修≥1年。
响应时效:合同需明确故障响应时间(如48小时内到场维修)。
配件供应:确认常用耗材(如滤芯、消毒剂)是否本地化供应,避免高价外购。
工程师资质:查看企业是否配备注册给排水工程师,能否提供水处理方案定制服务。
培训支持:是否提供操作培训(如反冲洗流程、故障代码解读)。
夸大参数:宣称“无需换水”“免维护”均为谎言(正常泳池需每6小时循环一次)。
伪造案例:通过天眼查、企查查核实企业成立时间,新成立公司(<3年)的“大型案例”需谨慎对待。
明确验收标准:合同中需注明水质达标指标(如余氯0.3-0.5mg/L、浊度≤0.5NTU)。
违约条款:若设备故障导致停业,需约定赔偿金额(如每日赔偿营业额的5%)。
优先国产头部品牌:如江苏一淼(重力式无阀滤池专利)、广州冠宇(硅藻土过滤系统)。
警惕低价陷阱:低于市场均价的设备,建议要求提供设备拆解视频,验证内部构造。
分期付款:设备安装调试后支付尾款,降低风险。
辨别泳池设备质量需“三看三查”:
看资质(认证+专利)、看案例(实地+检测报告)、看服务(保修+技术);
查生产(基地+原料)、查参数(精度+能效)、查合同(条款+违约)。
选择设备时,优先考虑技术透明、售后完善的品牌,避免因低价采购导致后期运维成本激增。